
7月12日,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《關于印發“十四五”新型城鎮化實施方案的通知》,通知要求:推進生產生活低碳化。錨定碳達峰碳中和目標,推動能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利用,有序引導非化石能源消費和以電代煤、以氣代煤,發展屋頂光伏等分布式能源,因地制宜推廣熱電聯產、余熱供暖、熱泵等多種清潔供暖方式,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等節能管理模式。
如今國內的光伏產業已經到了高速發展期,光伏發電的成本越來越低,甚至已經低于火力發電,現在很多農村甚至推出“光伏養老計劃”,在農村空出來的房頂上安上光伏電板,發的電賣給電網,可以實現賺錢養老。
光伏養老計劃
分布式光伏發電
光伏養老是一種新型的養老模式,《人民日報》早在2016年就撰文《浙江金華打造光伏“養老+理財”新模式》,詳細報道了“光伏養老”模式是利用自家閑置的屋頂資源安裝光伏電站,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。報道中村支書蔣洪亮表示:“村里大部分人投資屋頂電站都是用于養老防老的,屋頂電站投資少、風險小、收入穩定”。
家庭分布式光伏不占用土地,根據自家屋頂就近安裝,可以自發自用,余電也可以上網,不僅增加用戶收入,還拓展了綠色能源的來源,可謂利國利民。隨著越來越多居民對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的認可,安裝和申請并網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戶數呈井噴式增長。如今國家正大力支持分布式光伏,長達十余年的國家補貼和地方補貼(各地不同),使得回本時間大為縮短,收益回報持續穩定,因此,光伏養老成了一種新的模式,火遍農村。
國家政策鼓勵分布式光伏發展,發改委《可再生能源發電全額保障性收購管理辦法》等多個文件明確了電網公司全額收購光伏所發電量。同時,廣大農村地區有大量的閑置屋頂,可以作為分布式光伏主要的使用場景,成為國家碳中和與鄉村振興兩大國家重大戰略的重要舉措。根據國家推進政策,戶用光伏安裝的滲透率目標為“農村居民屋頂總面積可安裝光伏發電比例不低于20%”,按此測算,我國裝機戶數將達到4千萬戶以上,市場規模達到2萬億以上,市場空間巨大。
在政策不斷加持的背景下,各種農村光伏模式包括光伏農業大棚等模式,能使農戶、政府及企業持續受益,已經逐漸成為光伏市場的焦點。
光伏農業大棚的經濟效益有三:自用節省電費(家用電器、大棚使用),賣電收入,政府補貼。光伏農業大棚可以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,即刻就能獲取收益,達到精準收益目標。
此外光伏農業大棚運維簡單,僅需定期沖洗或擦拭除塵,無需額外的勞作,適合當前老齡化農村的現狀,也能夠滿足現代化農業的需求。
在碳中和目標的驅動下,光伏發電將成為必然的趨勢,不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都有極大的市場,在國家的扶持下光伏產業逐漸發展壯大,優質的光伏企業在研發方面愈加精進,創新技術在國際上也有了一席之地。
有能源安全新戰略的總體指引,有國家各部委的政策支持,我國的能源清潔低碳轉型事業將順利完成。在這個偉大的轉折中,光伏將扮演主要角色。以光伏為代表的清潔能源,將為我國的現代化建設作出重要貢獻。盛大金禧將持續關注光伏產業,緊跟國家戰略大力發展光伏產業。